体必康生物科技(广东)股份有限公司

https://bc-bio.biomart.cn

公众号

扫一扫
进入手机商铺

公司新闻

国内首次合成“蟾毒灵”毒性抑制剂,蛋白质芯片是研究关键工具!

发布时间:2022-11-18 18:45 |  点击次数:

引言

多发性骨髓瘤(multiple myeloma,MM)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,又称骨髓瘤、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。目前,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,发病率估计为2~3/10万。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,以骨髓内浆细胞克隆性增生为主要特征。随着MM生物学机制的阐明及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,MM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,但大多数可用药物易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。因此,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开发有效的药物来克服MM耐药性和有效预防复发至关重要。

 

HuProt™人类蛋白质组芯片包含超过21000种人类蛋白质和蛋白质亚型,覆盖了人类蛋白质图谱定义的81%标准表达蛋白质。它以系统性、全局性的优势,为MM药物的靶标筛选及机制研究提供思路。

 

 

一、研究背景

蟾毒灵(Bufalin)是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的干燥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之一,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来发挥抗肿瘤作用,对包括多发性骨髓瘤(MM)在内的多种癌症具有显著抗癌作用。然而,Bufalin的潜在副作用和毒性却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

 

为探究蟾毒灵治疗MM时产生的耐药机制并解决药物副作用的问题,南京中医药大学杨烨等研究团队利用HuProt™人类蛋白质组芯片(体必康科研平台-博翀提供)等技术筛选并鉴定了Bufalin作用的靶蛋白AHSA1,揭示Bufalin靶向AHSA1抑制MM增生的机制,并在国内首次合成了AHSA1选择性抑制剂KU-177,由于KU-177特异性靶向AHSA1,避免了蟾毒灵直接应用引起的毒副作用,最终达到了“减毒增效”的目的。该项研究成果为治疗MM提供了新的靶点及先导化合物,促进了克服MM耐药性和复发药物的开发。相关研究成果已在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&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》(IF=12.658)上发表。

权威期刊在线发表

 

 

二、研究思路

项目研究思路展示

 

 

三、研究结果

1、Bufalin靶蛋白筛选

为明确Bufalin潜在的作用靶蛋白,研究团队基于HuProt™人类蛋白质组芯片(体必康科研-博翀提供)对Bufalin潜在的靶蛋白进行了系统性筛选,结果共发现428个蛋白质与芯片上的Bufalin有显著的相互作用(图A)。在筛选出的前5个靶蛋白(SEC13、AHSA1、TTC27、MAGEA8和SERPINB2)中,与正常血浆细胞相比,MM样本中只有AHSA1表达增加(图B),且AHSA1与MM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(图C-D)。同时,免疫组化(IHC)分析显示,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织,AHSA1在MM原样品中表达强烈(图E)。因此,研究人员推断AHSA1可能是MM中Bufalin的新靶点

HuProt™人类蛋白质组芯片筛选Bufalin潜在的靶蛋白



2、Bufalin靶蛋白验证

为进一步探究AHSA1与MM患者的耐药性是否相关,研究人员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(MTT比色法)测定了三种治疗MM的经典化疗药物:硼替佐米(BTZ)、卡非佐米(CZ)和多柔比星(ADR)的半抑制浓度(IC50)。结果证实,AHSA1的过表达诱导了蛋白酶抑制剂的抗性(图A-B)。同时,Bufalin可消除AHSA1诱导的BTZ耐药,并抑制野生型(WT)和BTZ耐药细胞的生长(图C)。

 

研究团队还进行了体内动物模型实验,使用野生型(WT)和AHSA1过表达(AHSA1-OE)细胞分别皮下注射到小鼠的左右腹部侧翼,并每周两次于腹腔内注射BTZ(1mg/kg)或ADR(1mg/kg)。实验结果显示,AHSA1的上调促进了MM细胞在体内的生长和BTZ的抗性(图D)。这也进一步证实了HuProt™人类蛋白质组芯片结果的真实可靠性,且筛选获得的靶蛋白对于MM患者耐药性的产生具有关键作用。

Bufalin与靶蛋白AHSA1作用情况验证



3、Bufalin作用机制阐释

为测定Bufalin是否能够降低AHSA1/HSP90诱导的MM细胞增殖和蛋白酶体抑制剂(PI)抗性,研究人员对依次经BTZ和Bufalin处理的MM细胞进行了Annexin V/PI染色分析。与WT细胞相比,AHSA1-OE细胞对BTZ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抗性,而Bufalin处理可逆转AHSA1过表达引起的PI抗性(图A-C),且该作用是通过降低AHSA1 WT/OE细胞中CDK6和PSMD2的表达来降低MM细胞增殖和PI抗性(图D)。

 

接着,为确定Bufalin是如何介导CDK6和PSMD2,研究人员使用经Bufalin处理及未经Bufalin处理的AHSA1-OE细胞进行了Co-IP分析,发现Bufalin利用每种抗体相互作为诱饵来干扰AHSA1和HSP90之间的相互作用(图E-F)。

 

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,Bufalin干扰了AHSA1和HSP90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降低了CDK6和PSMD2(AHSA1/HSP90下游蛋白)的表达(图G)。此外,经Bufalin处理后,CDK6的活化形式,即CDK6处Y13位点的磷酸化也被减弱(图G)。这进一步证实了Bufalin能够降低PI抗性。

Bufalin抑制CDK6和PSMD2的表达进而降低PI抗性



4、KU-177作用机制阐释

为解决在临床治疗应用中Bufalin的严重副作用和毒性影响,研究人员合成了AHSA1的选择性抑制剂KU-177。实验结果表明,KU-177可以抑制细胞生长(图A-B)并诱导WT和AHSA1-OE细胞凋亡(图C-E)。此外,MTT比色法分析表明,KU-177治疗阻碍了原发性和复发性MM患者样本中MRD阳性细胞的细胞增殖(图F-G)。与Bufalin相似,KU-177干扰了MM细胞中AHSA1和HSP90之间的相互作用(图H-K),进而降低AHSA1/HSP90诱导的PI抗性。

KU-177干扰AHSA1和HSP90相互作用进而降低PI抗性

 

为进一步确定KU-177对AHSA1的抑制作用,研究人员构建了骨髓瘤小鼠模型,验证KU-177用于治疗骨髓瘤小鼠的剂量。结果发现,相较2mg/kg的剂量,每周两次1mg/kg的剂量可显著提高骨髓瘤小鼠存活率(图A)。且与对照组和单一治疗组相比,KU-177(1mg/kg,每周两次)和BTZ(1mg/kg,每周两次)的联合治疗大大延长了骨髓瘤小鼠的生存期(图B)。

KU-177和BTZ的组合显著提高骨髓瘤小鼠的存活时间

 

综上,AHSA1可能是MM细胞增殖和PI抗性的新靶点,而特定的AHSH1抑制剂有望用于MM的治疗

AHSA1工作模型

 

 

四、总结

该项研究利用HuProt™人类蛋白质组芯片系统性、全局性的特点,筛选蟾毒灵直接作用的靶蛋白,并通过一系列体外、体内、功能验证等实验确定了蟾毒灵是通过与AHSA1蛋白结合,降低MM细胞增殖和蛋白酶体抑制剂抗性,来达到治疗和预防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。

 

体必康集团依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搭建了科研平台,沉淀并转化了一系列蛋白质组学技术(从基因克隆、载体构建、蛋白表达,到芯片制备、样本检测及分析报告等一系列标准化、专业化、工业化的蛋白质芯片研发和服务技术),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。除此之外,体必康科研平台还提供其他组学技术服务,如质谱、测序等。

 

体必康科研以健康中国为己任,致力于“让临床科研不再难”,不仅提供单一的组学技术服务,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定制合适的动物研究模型,提供动物实验技术服务,并将分子细胞乃至动物实验等多项技术整合,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整体研究方案。与临床医生一起,从临床问题出发,系统全面地解析生命过程的发生、发展机制。

 

 

 

参考文献

Gu, C., Wang, Y., Zhang, L., et al. AHSA1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ellular proliferation and proteasome inhibitor resistance in multiple myeloma.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&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, 41(1), 11-24(2022).


 

图片来源

参考文献

 

 

本文作者:黄贞贞

 

 

更多交流与合作

可加入【体必康科研交流群

请联系:体必康君

微信:TBKjun

 

 

往期精选: